五金机械零件加工工艺核心围绕 “成型 - 切削 - 精整 - 表面处理” 四步展开,涵盖从毛坯到成品的全流程,不同工艺适配不同材质、结构和精度需求,具体分类及说明如下:

一、毛坯成型工艺(奠定基础形状)
锻造:通过锻压机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,使其发生塑性变形,适用于制造高强度、高韧性的零件(如齿轮毛坯、轴类毛坯)。分为热锻(高温成型,适合复杂形状)和冷锻(常温成型,精度更高,用于精密紧固件)。
铸造: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型腔,冷却后成型,适配形状复杂、批量生产的零件(如壳体、底座、叶轮)。常见类型有砂型铸造(成本低,适用于大件)、压铸(锌 / 铝合金专用,效率高)、精密铸造(失蜡法,精度高,用于复杂精密件)。
冲压:利用冲床和模具对金属板材进行剪切、弯曲、拉伸,适用于批量生产薄板类零件(如垫片、外壳、支架),加工效率高、成本低。
挤压成型:通过挤压机将金属坯料从模具孔挤出,形成长条状或管状零件(如铝型材、轴套、油管),适合塑性好的金属(铝、铜、软钢)。
二、切削加工工艺(精准加工尺寸)
车削:工件旋转、刀具移动,加工轴类、套类、盘类零件(如螺栓、主轴、套筒),可完成外圆、内孔、螺纹、端面等加工,普通车床精度达 IT8-IT10 级,CNC 车床可达 IT6-IT7 级。
铣削:刀具旋转、工件移动,加工平面、沟槽、齿轮、复杂曲面(如支架、齿轮、箱体),分为立式铣、卧式铣,CNC 加工中心可实现多面、多工序复合加工。
钻削 / 镗削:钻削用于加工圆孔(如螺栓孔、通孔),常用设备为钻床;镗削用于精修内孔(如箱体轴承孔),提升孔的尺寸精度和圆柱度,适配高精度配合场景。
磨削加工:利用砂轮高速旋转磨削工件,用于高精度、高表面光洁度零件(如精密轴、轴承套、刀具),精度可达 IT5-IT6 级,表面粗糙度 Ra≤0.8μm。
精密特种加工:适合复杂、高硬度零件加工,如线切割(加工模具、异形件)、电火花加工(加工淬火钢、硬质合金)、激光切割(加工板材、管材,无接触变形)。
三、热处理工艺(优化机械性能)
淬火 + 回火:淬火提升零件硬度和耐磨性(如齿轮、刀具),回火消除内应力、提升韧性,避免零件脆裂,是重载、耐磨零件的核心工艺。
渗碳 / 氮化:通过化学热处理在零件表面形成硬化层,内部保持韧性,适用于承受冲击和磨损的零件(如齿轮、轴类、轴承)。
退火 / 正火:退火降低硬度、改善加工性能(用于难切削材质的预处理),正火细化晶粒、提升强度(用于普通结构件的性能优化)。
四、表面处理工艺(防腐 + 美观 + 防护)
防锈类:镀锌(电镀锌、热浸镀锌,适用于碳钢零件)、镀镍(提升耐腐蚀性和美观度)、发黑 / 磷化(成本低,用于内部结构件)。
耐磨 / 装饰类:镀铬(提升硬度和耐磨性,如活塞杆)、阳极氧化(铝合金专用,可染色,如外壳、支架)、喷涂(粉末喷涂 / 喷漆,防腐且颜色丰富)。
特殊功能类:电泳涂装(涂层均匀,防腐性强,如汽车零件)、PTFE 喷涂(耐高温、防粘,如特殊工况零件)。
五、装配辅助工艺(保障配合精度)
打磨 / 抛光:去除零件毛刺、锐边,提升表面光洁度(如外观件、配合面)。
攻丝 / 套丝:加工内螺纹(攻丝)、外螺纹(套丝),用于螺纹连接零件(如螺栓、螺母、螺纹孔)。
焊接:连接多个零件(如支架、箱体、管道),分为电弧焊、氩弧焊、激光焊,适用于结构件组装。